不断完善“五大体系” 助推养老工作科学化发展——关于赴意大利、法国考察养老事业的启示

【发稿时间 :2013-05-21 15:56 阅读次数:

   太仓市委老干部局        周瑛

  今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苏州考察团,对意大利、法国的养老机构进行了考察学习,并深入了解了当地养老业的发展状况。此次考察,我们重点对意大利威尼斯市、法国格勒诺布尔市政府的养老服务机构及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学习,初步了解了当地日益完善的养老制度。虽然考察时间较短,但是收获很大,意大利、法国2个不同养老机构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为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先进的经验——意大利、法国的养老特点

  (一)两国的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1.养老类型。两国的养老类型主要有居家养老、半集中养老、集中养老三种。两国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老年人根据需要,各级服务组织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服务。政府也从政策层面上鼓励居家和社区养老,两市都在每个区设置活动中心,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条件。半集中养老,相当于托老所。因家人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料的老年人便可送到养老院,由工作人员代为照顾。集中养老,也就是机构养老。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者、重症患者或家庭、社区无法承担服务及8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能入住养老院。实践证明,集中养老比居家养老节约经费。

  2.机构管理。两国的政府在养老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主要体现在政策和服务规划的制定、提供所需经费和进行服务监督上。如威尼斯市有一个综合统一的办事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主要负责当地的养老政策、审核参加养老的类型。格勒诺布尔市的养老事业由一个社会养老服务机构(CCAS)运作,对60岁以上的的老人分别从17个方面,按6个不同护理等级进行评估,每个养老院按一定比例收住各个不同护理等级的老人,CCAS机构根据老人的等级、人数下拨财政补贴经费。

  3.养老院规划。两地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每个城区都设有养老(疗养)院,方便老年人就近入院,在养老院选址上把地理环境优美作为首选条件,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交通、救护等配套设施上的投入。如威尼斯市70年代只有一个养老院,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养老院。格勒诺布尔市有10个养老院,6个是半护理、4个是全护理。每个养老机构配有小工厂、小作坊,丰富老人的业余生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养老院人员构成。两地在选配养老机构负责人时都有具体条件要求:热爱老年事业、乐于助人、有护理或医疗专业证书。如威尼斯市一所全护理养老院,共有17名工作人员,收住了全护理老人20名,其中:院长1人,管理人员2人,医疗专业护理人员7人,护工7人。工作人员每月35小时工作时间,尽可能让老年人与社会接轨,保证老人晚年生活质量,让老人感到生活很有意义。

  5.经费来源。两地在养老方面的投入非常大,尤其是法国格勒诺布尔市每年的养老支出达6000万欧元,占全年公共财政支出的10%,当前虽然金融危机严重,但政府对养老投入并没有缩减。威尼斯市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可根据老人意愿,随时入住养老院,费用由政府负责;60-80岁的老人入院费用,根据分类负责的方法,涉及医疗的费用由医疗保障机构负责,康复护理费用由省级财政负责;餐费由市财政负责;个人支付小部分不在保险范围的服务费用,无支付能力的老人由政府支付。

  (二)两国养老机构的特点

  1.服务人员专业化。两地养老服务人员工种划分很细,每一项服务都有专业的人员,如家政的负责家政,康复的负责康复,医疗的负责医疗,没有兼职的。按照规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护理员必须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在服务方式上灵活机动,服务人员可以是长期、短期、定期、临时(随喊随到),只要老年人有需求,就可以找到这样的服务公司。他们为护理员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服务,严格细分,建立培训体系和标准,设置不同的文凭和等级。而且养老机构多与大学联合,有相关技能培训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可以用“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来形容。

  2.服务方式人性化。如威尼斯有一所养老院可入住100人左右,他们根据不同老年人需要服务的项目制定不同的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由护理员对每个老人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一般1个月评估一次。在服务标准和质量上高要求,平均每位托养老人都有一个专业护理人员,老人外出、运动都有专业人员指导。在“人性化”的设施设备和环境设计上,更加适合老年人的需求,力求给予家的感觉。老人房间以单人间居多,老人的房间完全根据个人的喜好加以布置,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家具和装饰品带到养老院中,尽可能让老人感受家庭的温馨;厨房的装饰也是根据老年人的要求布置,每层楼设有二个餐厅,方便老人进餐。地面铺的是防滑塑胶,所有的通道都是无障碍通道,除了仓库、工作人员休息室外,所有房间都没有做门隔断,涉及私密处均用布帘隔开,室内地面、窗帘都以淡绿色为主基调,给人温馨的感觉。

  3.服务管理精细化。管理求精,服务细化是两地养老机构的共同特色。格勒诺布尔市CCAS下面有40多家服务连锁机构,为确保整个机构正常运转,日常服务工作提出量化指标,每一项服务都靠制度来约束,靠制度来管理。该市的老年大学有学员近3000人,但学习教育井井有条。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他们也做好每一个小细节,如在就餐时,早中晚播放的背景音乐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定的,使就餐者在轻松的旋律中分享着美味佳肴,既融洽了气氛,又增进了食欲。为了让老人不感觉到寂寞,他们指导老年人养老的同时,在养老院开办了一些小作坊、小农场,本着自愿的原则,根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分配简单的工作,还对参与劳动的老人适当给予奖励。各养老院间定期开展相互间的交流活动,让老人们就饮食、养生、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有效交流,共享成果。

  二、有益的启示——对我市养老事业的五点建议

  截止2011年底,太仓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1.95万人,占总人口的25.41%。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5.8万,占老年总人口的47.5%。老龄人口基数大、发展快,高龄人口剧增,空巢化速度加快,养老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启示一: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养老政策支持体系。

  1.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养老工作格局。市居家养老服务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情况汇报,具体研究部署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紧密协作配合,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研究探索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及相关政策措施;坚持督查制度,落实工作目标和责任制,认真履行好各自责任和义务,形成上下工作互动、联动机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2.狠抓落实,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市政府2011年12月出台的《太仓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我市“十二五”期间的老龄工作作了总体规划,《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养老事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对老年人的优惠、养老机构的扶持、养老体系的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这些政策都为我市的养老服务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关键是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尽快将这些养老政策落实到位,让老年人从中得到实惠。

  3.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财力保障机制。目前,我市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的医保范围内报销比率分别达到88%和62%,尊老金发放范围扩大到80周岁以上老年人,对“三无”、“五保”对象的供养金逐年增加,老年人优待力度走在了全省前列。建议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养老事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适度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逐步加大养老金发放力度,提高老年福利水平、医疗保险待遇。

  4.精心策划,加快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我市养老床位总数2471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2.3张;建有社区老年护理院5家、日间照料中心4家、老年服务中心1个、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全市所有镇(区)、村(居)全部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较齐全完备,但还有潜力可挖:如新建居民小区或改造老居民区时,可按照就近方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建设和改造一批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桌、老年服务之家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启示二:四轮驱动,不断完善“9064”养老服务体系。

  到2015年,要基本形成“9064”的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享受社会化服务提供的家庭自助式养老,6%的老年人享受由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组织提供的社区互助式养老,4%的老年人享受养老机构提供的集中式养老。

  1.突出重点,居家养老要深入推进。居家养老始终是老年人及子女选择的主要方式,具有投资少、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要从广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出发,巩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社会互助等居家养老的有效途径。要重视搞好失能失智老人的调查摸底,逐步扩大对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范围。

  2.合理布局,社区养老要逐步完善。我市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可以说是全国一流,在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服务方面已开了一个好头,要充分发挥社区硬件设施、专业人员等整体优势,依托社区老年活动机构,加强信息服务功能拓展和延伸,多为老人提供学习娱乐、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特别要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养老服务建设,并对其性质、任务、要求、运行机制等都要有配套政策及相关规定,每个镇(区)至少要有1-2家上规模的日间照料中心。

  3.严格把关,机构养老要规范发展。我市已有9个条件较好的公办养老机构,根据需要,即将改建成功的市颐悦园,计划床位700多张,将成为集养老服务、康复护理、专业人才培育为一体的专业养老机构,建成后的市颐悦园必将成为养老机构建设示范基地、机构服务功能示范基地、机构管理运营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在老年健康管理、居家养老服务上的指导示范作用,进一步巩固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建议对民办的养老机构在政策上要给予优惠和支持,加强管理,特别在机构审批、硬件设施、服务要求、收费标准、从业人员资格等方面要有严格的要求。

  4.积极探索,信息养老要辅助开展。要依托已建成的市级老年人信息平台,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连接、覆盖全市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实行统一软件标准、统一操作流程,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重点支持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应急等多种需求呼叫服务。到2015年,老年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要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启示三:整合资源,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1.完善措施,切实提高老年人社会化管理水平。要按照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积极创新老年社会管理机制,及时掌握老年人所想、所需、所急,根据老年人需要,做好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2.创新方法,积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建立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完善基层老年人维权网络,畅通老年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加强民事调解组织建设,及时有效化解涉老纠纷和矛盾,推动代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3.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老年人社会作用。老年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通过退休人员党支部、老年协会、居民议事监督委员会、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老年服务志愿队等组织,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启示四:统筹兼顾,不断完善老年生活品质体系。

  1.规范服务,努力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要充分利用“太仓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嫁接社会专业资源,加强对养老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的培养,确保养老机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在90%以上。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录用条件、考核标准、服务承诺、奖励措施等工作制度和服务规范,组织对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按星级进行评定,促进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此外,还要积极组织社区发展社区义工服务队伍、志愿者队伍,建立专业服务和义务服务以及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2.寓教于乐,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发挥市老年大学的示范、辐射作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加教育。市、镇(区)、村(社区)三级老年活动中心建设要逐步推进,各村(社区)要建有一支以上富有特色的老年文体队伍,经常开展科学、健康、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使老年文体活动遍及城乡,成为文化建设主力军。

   3.弘扬传统,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意识。积极推广“三个一”亲情关怀活动,即每天一次问候电话,每周一次上门探望,每月一次家庭聚会,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在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要举办“敬老节”慰问、夕阳红艺术节、老年人体育节等活动,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要开展以创建敬老模范镇(区)、敬老模范村(社区)、敬老模范单位、敬老模范家庭、敬老模范个人为主要内容的“敬老模范”创建活动,在全市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启示五:延伸拓展,不断完善老龄产业发展体系。

  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要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一方面要着力培育老龄产业体系。根据老年人群体的身心特点、收入水平、支付能力、消费习惯和需求层次,老年产业要坚持福利化和商业化同步发展。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物质、医疗需求及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老年食品、旅游、服饰、教育和文化市场;引导企业开发老年保健康复、生活照料、家政服务、住宅公寓、社区活动等服务市场,积极推进大型宜居社区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公建配套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老年护理用品、康复辅具、自助设备等老年用品的研究与开发。另一方面要全力构建养老配套产业链。要以长寿之乡品牌为切入点和着眼点,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推动、行业管理、社会参与、市场竞争的老龄产业发展机制。从满足老年消费需求出发,扶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鼓励企业生产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适用的老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