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炳琰: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冲锋号——学习“七?一”讲话的初步认识

【发稿时间 :2016-11-30 16:22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冲锋号角,是我们党面向未来新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讲话是对“不忘初心”的告诫和宣誓,是对“继续前进”的激励和动员,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满激情。

  总书记从我党95年的历史经验中提炼出三大启示:一是理论指导和党的领导是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二是95年的历史是苦难和辉煌的历史,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了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不是哪个人恩赐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奋斗的成果白白地浪费掉,要千百万倍地珍惜它;三是要永不动摇我们的事业、道路和战略,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正确的。所以要做到三个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永不动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永不动摇。

  习总书记“七一”讲话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如何理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具体内容,习总书记提出8个方面的要求,并在讲这8个字之前讲了三段很深刻的话。第一,今天纪念我们党95周年的辉煌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从历史中往前走,这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前提。

  第二,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与风险。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有了忧患意识,有了斗争精神,有了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意志。

  第三,习总书记说了一段非常深刻的话,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这三段话从历史、现实、未来汇总起来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初心就是最初的心愿,常言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做什么、为谁而做,对这些问题的自觉与坚守就是一个政党的初心,也可以说初心就是她的信仰、主义、宗旨、立场。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95年,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不同的时代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唯一不变的是对初心的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大众,这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作为,在于一开始就把人民写在党的旗帜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继续前进就是要在历史性的考试中继续前进,不要陶醉在已有的功劳簿上,不要懈怠,要向人民、向历史创造新的成绩,交出更合格的、更令人满意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提出“赶考远未结束”的重要警示,意义何等重大!

  我18岁那年,也就是1948年苏北老家解放,我响应党的号召参加革命。首先到华中大学学习,该校是刘少奇同志创办的在盐城的革命大学,是培养革命知识分子的大学。从学习中我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树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一心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理想信念。在1949年春天,渡江前夕,每天夜里行军,从盐城走到白蒲,又从白蒲走到黄桥,每夜步行五、六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睡在老百姓的屋檐下,稻草垫底睡地铺,稻草戏称“金丝被”。脚上跑出血泡,挑穿后挤出血继续跑。国民党的飞机还经常来扫射扔炸弹,还散发反动传单。我当时思想坚定跟党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为什么能这样?我是党和人民培育长大的,我要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听党话,将革命进行到底。这就是我的初心。渡江后,我曾在吴江搞过筹借粮草,支援解放上海。1949年7月初才正式分配到太仓工作,先后到过浏河、沙溪、城区、鹿河等地工作。服从组织分配,党指向哪里,我就奔向哪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刀阔斧整饬党风,惩治腐败,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有力举措,打“虎”灭“蝇”,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我相信,风气正,人心就齐,干劲就足,事业就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同志要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发挥余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我虽然已经离休了,步入夕阳岁月之时,尽管肩上没有急难险重的任务,但是还可以为社会公益做贡献,还应该努力学习,继续吸收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唱好正气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增添正能量的机会,只要我们有心,尽力而为,就是在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添砖加瓦。